當前位置:首頁 > 最新動態 >
專訪| 賽伯樂集團董事長朱敏:人體數字孿生大有可為!

發布時間:2021-07-22  來源:感知芯視界



數字孿生+智能協同將有更為廣闊的應用場景

資本大佬如何看待當下的數字孿生產業?他們青睞什么樣的數字孿生創業項目?在7月9日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分論壇“新一代智能傳感器與邊緣智能論壇”上,《感知芯視界》記者對賽伯樂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朱敏進行了專訪。

 

經歷傳奇的朱敏是“老三屆”以及早期國家公派留學生,赴美留學斯坦福后成為內地最早在硅谷創業的留學生之一。他曾經在美創辦Future Labs及網訊(WebEx),后者于2000年在納斯達克上市,并最終被思科以32億美元收購?;貒?,他創立的賽伯樂是針對新興產業投資的風投基金,投資項目包括科技、健康、教育、電商、金融以及能源等產業。

 

朱敏在論壇演講中稱,隨動態傳感、數字云的發展與普及,未來數字孿生+智能協同將有更為廣闊的應用場景。作為中國私募股權基金的領導者之一,賽伯樂在基于數字孿生打造智能協同平臺不斷深耕和拓展,重點關注人體的數字孿生和智能協同探索,孵化更多千億級的行業巨頭。

 

01

人體數字孿生前景廣闊

數字孿生,英文名叫Digital Twin(數字雙胞胎),也被稱為數字映射、數字鏡像。簡單解釋,就是現實世界的數字化,以數字化方式為真實世界建立虛擬模型,模擬其在現實環境中的行為,進而提升產品創新力、生產效率等。

 

現階段,數字孿生被應用于航空航天、電力、船舶、城市管理、農業、建筑、制造、石油天然氣、健康醫療、環境保護等行業,可謂是遍地開花。

 

作為不斷發現“千里馬”的慧眼伯樂,朱敏會更關注哪個領域?他告訴記者,基于數字孿生打造智能協同平臺的探索,他更關注的創新點有2個方面。一方面是全球稀缺品,比如大健康領域的人體數字孿生,他希望在中國通過投資共創率先打造出來;另一方面是通過引入海外現有的科技、模式、經驗,落地中國進行本土化,創造中國品牌走向國際。

 

朱敏認為,美國的大健康GDP占總GDP已達20%,未來10年內,中國大健康GDP有望占總GDP的25%。他相信這絕對是所有行業中最大的一個產業,基于人體數字孿生打造的大健康產業值得資本關注。

 

從DNA到器官,人體都有復雜的謎團,尚待科學發現。當今研究和醫學領域的低效率,再加上對更精準,可持續的患者護理的需求,使生命科學和醫療保健行業的轉型日趨成熟,基于人體數字孿生的智能協同應運而生。

 

朱敏介紹,對于人體的數字孿生,是將人一生的活動信息,包括人的日?;拘畔?、各種診療與檢查數據、基因組學、藥物、生命體征、移動醫療數據,以數字化手段建立畫像,建立人的虛擬生理模型。

 

“人本身是最復雜也是最有意思的研究對象,在我看來,數字孿生打造的‘虛擬人’,就連進化論也進化不出這么厲害的。”朱敏告訴記者,通過人體數字孿生技術,每個人都將擁有實施動態對應自己的孿生體,定性定量定位描述生命活動的狀態,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可以做到長生不老。隨之疾病 “預防缺”、患者“看病難”、醫生“任務重”、手術“風險大”等問題將會慢慢迎刃而解。

 

同樣,朱敏也強調,光建立人的虛擬生理模型還不夠,構建基于人體數字孿生的智能協同生態至關重要,從人體“零部件” 生產 、驗證醫療器械 、藥品模擬臨床試驗 、設計與測試新治療方案、 疾病預防、個性化護理方案等,缺一不可。

 

目前,國內外單一的數字孿生結合人工智能協同已有很多的創新醫療項目。在國外,比如法國公司達索系統(Dassault Systèmes )使用MRI圖像和ECG測量結果開發了一種數字孿生模型,可以模擬人心臟的結構和某些生理功能。初創公司 OnScale 也在利用數字孿生技術改善醫療設備的設計。已與生物仿真軟件公司 LEXMA Technology 合作,共同開發了“數字雙肺”模型,幫助臨床醫生預測新冠肺炎患者的通氣需求;在國內,賽伯樂投資的微醫與浙江大學合作的浙大睿醫人工智能研究中心開發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級、眼底圖慢病監測云服務等。

 

02

產品數字化VS工廠數字化,誰優先?

目前,全球經濟越來越呈現數字化特征,很顯然,數字經濟是全球未來的發展方向,而智能制造則是數字經濟的皇冠,必將成為各國搶占數字經濟制高點的主戰場。

 

在國內,大力發展國產工業軟件成為一個熱門話題。朱敏在在縱覽全球智能制造市場格局的基礎上,客觀地分析中國制造業智能化、數字化發展的機遇和挑戰,為中國智能制造發展出謀劃策。

 

“打造工業4.0,你先把工廠做得更先進,還是你更高效的能夠賣東西”朱敏拋出這個問題的背后,是他看到了當下國內不少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走了彎路。朱敏稱,事實上,很多企業在引入數字化智能化系統打造工業4.0的時候,更多傾向于優先將基礎設施做得更智能,忽略了為產品打造數字孿生。

 

朱敏舉例稱,可以想象阿里巴巴,一開始如果去做阿里云,估計已經破產了好幾次,阿里巴巴成功所在是因為先通過網絡化、數字化賣貨,有了更多的資本,再做數字化的基礎設施阿里云。“打造產品的數字孿生模型,利用設備傳感器和物聯網,展現產品全生命周期運行與反饋數據,誰能夠提供這樣的服務,誰就能把握這其中的機遇”。

 

科班出身、喜歡做深度研究,再加上之前的學習和工作經歷,讓朱敏對于智能制造這個領域天然有著比其他半路出家的投資人深刻的理解與洞察。也正是因為如此,早年他和團隊就看到了這個賽道里的趨勢與機會,并開始進行整個產業鏈的生態布局。


在朱敏的領導下,積累了硅谷、國內創業和早期投資豐富經驗的賽伯樂,投資和培育了一大批高科技企業,比如A股上市公司聚光科技、音飛儲存、每日互動,納斯達克上市的展訊通信、ZOOM等。

 

03

結語

當前,科創項目發展擁有許多機遇,但同樣面臨諸多挑戰??苿擁椖康某砷L除了需要對市場有精準定位,同樣離不開前期資本的投入和后期孵化的支持。在新經濟的契機下,朱敏希望找到一些在新經濟背景下的創新標桿企業,利用自身的資源和平臺,帶著它們在全國生根、發芽、開花,走出國門,與企業共同成長。
?
熱門新聞
国产一乱一伦一明星,鲁不死夜夜,性XXXX18免费观看视频青,永久免费观看国产裸体美女的网站